?“老刘,您放心!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已完成招投标了,很快就能让大家喝上放心水!”在浬田镇塘下村村民刘海呈家,驻村干部小彭握着他的手,语气坚定地说道。这句承诺的背后,是乡镇“入户听诉”工作的一次次深耕细作,是干部与群众心贴心、实打实的交流与行动。
今年以来,浬田镇深入开展“入户听诉”行动,班子成员带领镇村干部成立14支“民情服务队”,建立“走访-记录-交办-回访”闭环管******居规划、就业情况、婚姻纠纷、邻里纠纷等方面的诉求。
听诉在田埂 铺就振兴“机耕道”
“以前收割机进田总怕翻车,现在路宽了,再也不用‘卡脖子’了!”上湖村党支部书记汤云祺站在新修好的机耕道旁,脸上绽开了笑容。
今年2月底,浬田镇干部在上湖村入户走访时,多位村民反映高标准农田原有生产路较窄,大型农机错车困难,雨季更是泥泞难行,存在安全隐患。镇农业农村办立即组建专班,实地丈量2公里机耕道,召开“田埂议事会”征求500户村民意见,最终统筹项目资金20万元,将道路拓宽至3.5米。施工期间,镇村干部每日驻点协调,20天完成改造,惠及农田500亩,农机作业效率提升40%。如今,这条“黄金通道”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希望,更见证了干群齐心解难题的实干担当。
听诉在炕头 群众生活有“医”靠
************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就收集材料,一周后直接将证件送到老人手中。这一幕,正是“入户听诉”政策服务“零距离”的缩影。
在“入户听诉”行动中,干部们发现超过60%******服务中心创新“背包工作队”服务模式,组建“政策宣讲团”,带着“政策明白卡”“掌上办事指南”逐户讲解,针对慢性病认证、养老待遇认证等高频事项开展“代办帮办”服务。今年以来,累计为55名群众办理慢性病证,帮助12人完成异地就医备案。
听诉在屋檐 矛盾化解拆“心墙”
“两家争一面墙,闹了三年没结果,多亏干部上门解了‘死结’!”沂塘村村民黄某和罗某因宅基地边界纠纷多次争吵,甚至险些动手。浬田镇平安法治办在“入户听诉”中得知此事后,成立专项调解组,邀请乡贤、律师共同参与,连续5天蹲点走访。干部们翻出30年前的土地档案,现场测量比对,又通过“拉家常”摸清双方心结:原来矛盾根源是黄某家排水沟常年堵塞,误以为罗某故意侵占。找到症结后,镇里协调施工队重修排水渠,并重新划定边界线。两家终于握手言和,将之前的墙拆了,合力在院墙边种下一排桂花树。
“‘入户听诉’不是走过场,是真把我们的糟心事当自家事办!”罗某感慨道。今年以来,全镇通过“入户听诉”化解类似矛盾纠纷58起,化解率100%,实现“小事不出院、难事不出镇”。
******办公室搬到田间院坝,让干部从“坐等上门”变“主动敲门”。浬田镇通过“入户听诉”工作建立起(民情台账、问题台账、成效台账)“三本台账”,落实(现场即办、限时交办、联席会办、跟踪督办、群众评办)“五办机制”,以“听”促改,以“诉”为镜,全镇干部累计入户5596户,共收集诉求30余件,办结率96.6%,群众满意度达99.2%。这项带着泥土味的走访实践,既疏通了政策落实“末梢神经”,更搭建起了党群干群“双向奔赴”的连心桥。如今,“有事找干部”已成为群众口头禅,“入户听诉”正从民生工程升华为民心工程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。